专访|导演王晶:不止不休地做好自己的事情_当前观察

来源:澎湃新闻 2023-03-31 10:25:44

澎湃新闻记者 陈晨 实习生 耿乃丁

3月24日,电影《不止不休》终于上映。从2017年冬天着手这个项目开始,导演王晶和这部电影已经耗了6年。

《不止不休》讲述了在纸媒的“黄金时代”,只有初中学历的“北漂”韩东(白客 饰)怀揣新闻理想与女友小竹(苗苗 饰)勇敢在北京追梦。一次偶然的机会,韩东得到《京城时报》知名记者黄江(张颂文 饰)的赏识,并在黄江的帮助下进入报社实习。在一次新闻调查中,韩东发现了“乙肝待检”黑幕背后更大的真相,并试图通过一篇重塑视角的报道,去改变一亿乙肝病毒携带者所面临的社会不公……


【资料图】

《不止不休》剧照,白客(左)饰 韩东,张颂文 饰 黄江

通过一名“实习记者”的成长历程,《不止不休》展现了被忽视的人群和角落,以克制的笔触揭开庞大而沉默群体无声的困境,以“调查记者”视角,讲述“一个人为一亿人发声”的反歧视故事,展现了媒体人选择与坚守的同时,也探讨了新闻伦理与现实的某些“冲撞”。

导演王晶,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2010年加入贾樟柯导演的创作团队,曾在《山河故人》《江湖儿女》等电影中担任执行导演。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充满人文关怀的特质,连同一些“超现实主义”的表达,都颇有恩师贾樟柯的风范。而作为新一代的电影人,王晶也有自己的理想主义与困惑。通过大量搜集现实材料,结交真实人物,王晶将《不止不休》初出茅庐的青年调查记者成长史浓缩为一个直击观众痛点的故事。“这世上的事,有哪件是和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呢?”从影片的预告亮相开始,这句语气平静却异常扎心的话就显得振聋发聩。

《不止不休》剧照

作为少见的以新闻从业者为题材的电影,《不止不休》自三年前在威尼斯电影节进行世界首映后,获得不少业内影人的高度评价。“记者做的事情和电影人做的事情有相通之处:去观察,记录,然后进行展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或多或少地传递自己对世界的想象。”

王晶将“乙肝病毒携带者”称呼为“战友”,影片中几乎所有与这个事件背景有关的情节,都是“真实的战友”来帮忙出演的。尽管从2007年原劳动保障部、卫生部下发《关于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就业权利的意见》,要求用人单位在招用工过程中,除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卫生部规定禁止从事的工作外,不得强行将乙肝病毒血清学指标作为体检标准,但在影片完成后,王晶希望请片中的“战友们”能把真实的姓名分享出来时,所有人都给出否定的答案。他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故事的讲述,需要“不止不休”。

影片上映当日,导演王晶、主演白客来到上海,与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学生交流影片的幕后创作故事。现场有学生提问导演《不止不休》片名的含义,王晶称:“这四个字用作我们的片名,同时涵盖很多含义,一方面是行动或者精神的力量,另一方面是我们看待未来的方式。”同时,导演王晶还用片名鼓励同学们:“在最好的时代坚定自己的信心,像片名一样不止不休地做好自己的事情,应该是最好的。”

同期,导演王晶也接受了澎湃新闻记者的专访。

王晶

【对话】

“我更愿意探讨一些可以往前迈一步的事”

澎湃新闻:最初的设计里,这个电影是人物主导的记者成长故事,还是一个事件主导的为乙肝病毒携带者群体发声的故事?

王晶:剪辑的过程中给身边的朋友看片子,大家都会或多或少有这样的困惑。但我觉得后来这个困惑是有得到解决的,当然也是有一点点无奈。在我自己心里,这部电影一定是以人物成长为主线的,以真实的调查记者为主要人物原型的故事,展现人物成长的经历的几个阶段,直到最后达到了自己的一个阶段性的“胜利”。

当然我也能明白对于这种有强烈情感浓度的事件,观众会在乎,也更会共情。比起一个年轻人的个人成长和梦想,1亿的乙肝人群对观众而言会更可感一些。我作为创作者的层面来看的话,所有的故事都要回归到韩东的成长。比如矿难和乙肝这两个事件,其实都是在讨论一个人成长的过程里不同的面,有他对黄江的新闻理念的追随和信服,到后来发现自己之所以热爱新闻事业的本心是什么,自己是谁。每个人的出身和成长历程是不同的,他和黄江是不一样的人,他们两个可能都对新闻,都对新闻专业主义抱有敬意。

我一直看重一个概念——很多事情在黄江看来是同情,但可能换到韩东的眼里,它是共情。同情和共情是不一样的,抱有不同态度的人站的位置也不一样,从不同的环境成长起来,会对什么样的人群瞬间共情,人在最后的成长过程中还是要在“你是谁”这件事情上作出选择。

《不止不休》剧照

澎湃新闻:为准备电影,你也结识了很多昔日的调查记者,但大部分都不在这个行业里面了。当他们听说你要做这个题材的时候,对这个群体有什么样的印象?他们对你要拍新闻题材的电影是什么反应?

王晶:首映时我邀请了当时去做记者人群的初采时我见到的第一位记者,来自《南方人物周刊》。我给他准备了两张首映的电影票,过了一天两天看到他发了一条朋友圈,感叹了他跟韩东一样,是个刚进报社的毛头小子,同样不是专业学习新闻出身的,当年他在报社里面找不清自己的定位,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谈到当时他从矿难现场“偷了”材料赶回北京的一路上都在想,如果现在这辆车撞了或者翻了的话,可能这件事就永远不会有人知道了。他说这件事情时我还挺难受的。电影这件事情是美妙的,就是当我们想拍一部电影,拍一些记者的故事时,大家可能一开始对它是无感的,但当它们被真实地呈现在银幕上的时候,它会唤起很多真实的情感和记忆。

《不止不休》剧照

澎湃新闻:像韩东和黄江这样的一组人物的设置,融合了你对记者群体怎样的观察?

王晶:我们是有一些比较具体的人物原型,在这些人物原型上我看到了那种反差,有的人是新闻专业主义至上、理性至上的,有的人是很感性、很热血的,他们都存在于行业里面,都做出过非常杰出的报道。在这两种人身上我们一定可以取其利弊吗,我觉得也不一定,所以我们的电影能提供的是一个讨论的空间,作为一个记者应该是什么样的,作为一个人应该是什么样子?观众可能会看到理性或者感性的对峙。同时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想象,其实或许20年前的黄江也曾像韩东一样,他经历过什么样的事情,才让他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的?

澎湃新闻:像《聚焦》《华盛顿邮报》这些同样从新闻媒体视角出发的电影对你的创作有参考意义吗?

王晶:不同的文化语境里面,可能大家讲述的内容不一样,“对抗”的东西可能也不一样。新闻题材的电影在国外是一个挺常见的题材类型,但是我们一定要把它定义成唯一可行的版本吗?可能有些观众看完了以后,会觉得不满足。还有一些更大的事件,和为之奔走的人,他们是存在的,但是我们做电影,想让人相信一些事情,通过一些肉眼可见的画面,两耳可闻的声音,让观众去相信电影里的内容,让观众相信什么东西是可以改变的。为什么选择乙肝病毒携带者群体?因为这个事件确实在当时的现实生活中也产生过有极大影响力的社会议题,我更愿意探讨一些可能可以改变、可以往前迈一步的事。

“所有人都给了我否定的答案”

澎湃新闻:电影的拍摄过程中,大量的真实乙肝病毒携带者出镜演出,在这方面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王晶:在我少年的成长经历里最好的一个朋友,他也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所以我就能把我跟他的一些情感关系或多或少地融入到韩东张博二人的情感关系中。当然我们两个的关系没有像他们一样有那么大的矛盾冲突,但是我一样会震惊于为什么我认识了20年的一位最好的朋友,当他在面对婚姻时,因为携带者的身份遇到困难后,才向我坦白他是携带者这件事。我会反思,从我的角度去感知。

《不止不休》剧照,宋洋 饰 张博

最近两天电影在宣发期,我也知道这部电影一定会被乙肝病毒携带者人群关注到。对于我而言,做这件事情的出发点是带着爱和敬意的。可能一方面我希望他们被看到、关注到,受到更多关怀,另一方面我又不希望这个事情反而给他们带来更多负面的影响,因为人心是不可控的,你不知道从他们的角度,被看到之后会不会觉得你们在揭开一些不该揭开的伤疤。我最近也在想这个问题。

澎湃新闻:让他们作为群演真实地入镜,去说服他们的时候是否也像电影中韩东去寻找采访对象一样,需要花一些力气?

王晶:就像电影里面韩东去说服那帮乙肝战友一样。我觉得我们能做什么,我们不是他们对吧?我们没有经历过,一定没法完全感同身受他们所处的焦虑和困境,但我能做到的首先是坦诚,第二我起码还是向善的,所以这是我能扪心自问来保证的事情。之前中国有1.2亿(乙肝病毒携带者),它的人群基数确实也在减少,直至今日查一下数据的话,应该还有7000-8000万。在这么大的人群基数面前,我们通过一些公益组织进行联系对接,能联系到的战友群体可能大概有几百人,在这些人中,真的愿意摘下口罩站在镜头前,把自己的故事讲出来的人,其实也就是最后我们能看到的那几位,真的不多。后来我还遇到了一个难题,是我认为既然大家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最后的剪辑过程中可以把这件事再往前走一步。我去跟他们沟通,希望能记下真实的来历和真实的手写签名,我把它们放在你们在电影中出现的画面里,但可能所有人都给了我一个否定的答案。

《不止不休》剧照

澎湃新闻:电影里的报社群演,都是真实的媒体从业者,你觉得这些真实的人物来参演电影这件事情为这部电影带来了什么?

王晶:从实际功效的层面而言,一方面它能帮到我和演员,我们能通过对谈做好功课和调研,而对于白客、张颂文等演员,能让他们在自己表演的过程中做到最大限度的安心和踏实。我觉得可能艺术创作者或多或少会有些不安全感,哪怕再自信的人可能也会有。所以当我告诉颂文老师和白客,你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真实的记者、有媒体从业经验的媒体人,他们会感到安心舒适。作为导演,我能提供给他们一个更有安全感的空间,我认为对于表演是一种帮助。包括跟真实的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接触也是一样的。我不会让白客感到为难,说“我写了10句采访的台词,你们两人互相把这段对话念出来”,因为这对于电影创作而言是一种不好玩的、也是无效的创作方式。我拍过纪录片,也很爱纪录片,对于真实这件事,其实我是怀有敬畏之心的。

我们做一部电影,它可能是一件艺术品也好,是一件商品也好,电影里面的内容被观众看到,在观看电影的两个小时时间里,观众可能不会在意某个人物是不是一位真实的记者。但对于我而言,拍一部电影,我们总会有一些最想触及的人,比如说媒体从业者和如今还存在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他们以真实的身份出现在电影里面,对于我而言是电影之外的意义。

“沉默寡言,把事情放在心里的人”

澎湃新闻:最开始导演是怎么找到白客作为本片的男主角的?白客身上的什么特质最打动你?

王晶:我写剧本的时候是一个模糊的形象。《不止不休》最早的时候有一版手绘的概念海报,是一个没有脸的人在人群中微微抬头向上看的样子,还挺精准地把我想象中对韩东的感觉呈现出来了——我最早在写剧本的时候就在想,韩东应该是一个放在人群里面有点不可辨识的一个人,一个普通人,一个平凡的人,我最早在片名上还想跟李宗盛先生商量一下,能不能把《凡人歌》这个名字用一下。我需要这样的一个形象让观众建立信念感,主角跟我是一样的,他并没有比我多什么,他是像大家一样的普通。但整部影片讲的是他可能会做到一点跟你不一样的地方,这是我在创作逻辑里认定的一件事。

《不止不休》预告海报

后来我寻找能承载我想象的演员,今时今日想找到一个比较平凡普通的30岁的演员不太容易,我的选择也没有那么多。我是在一张白客的照片里,看到我想要的这种平凡和粗劣的感觉的。见面聊天的时候,我挺喜欢他那种沉默寡言的样子,他其实是个有些社恐的人。我们两个约在咖啡馆见面,见面之前我也做了很久的心理建设,要聊些什么话题。我原来也是他网络时代的粉丝,也看过他那些搞笑漫画的作品。但他在进门的时候拿了一个厚厚的剧本,说今天不是讨论剧本吗?然后我们就陷入了尴尬。我挺喜欢他那种沉默寡言、把事情放在心里的人。

澎湃新闻:你做了贾樟柯导演的副导演多年,谈谈他对你的影响?

白客、贾樟柯和王晶

王晶:不光是我,很多山西出来的导演都会愿意把贾导作为精神偶像。我之前在想,为什么会是贾导?

我在回想这件事情时,我会想起自己在上电影学院之前,尝试去了解电影,爱上电影的那个时期。我看了很多艺术电影,发现另外一种电影形式,然后认真去做这件事情。但那时不管是看伍迪·艾伦,或者看任何一个西方电影导演,跟你是有距离的,你们是有区别的。但当看到《小武》这样的电影,你发现可能有一部电影它讲的就是在跟你生活环境一样的地方的一些人一些事情,导演可能跟你一样,来自同一个地方,有过相同的成长经历时,它在你心里面种下的东西是“可能性”——我是有可能的。

所以你会笃定地愿意去试一试这种可能性。包括《不止不休》,把它放在2003年那个背景下,站在新世纪之初也是充满各种可能性。这可能就是贾导他在那个时候带给我的一种引领,能引导我的东西。共事之后,我太难评述他了。我们两个的关系和情感也挺复杂的,像电影里面黄江和韩东的关系,从陌生到熟悉,有“爱之深,责之切”。但他不会干预我的创作,不会向我提出任何具体的强制性的要求,但他永远会在我需要的时候出现在我身后远远的那个地方,他让我感到安心,我们是这样的一种关系。

《不止不休》剧照,贾樟柯(左)饰 煤矿老板

“问题的根本在于,这样的电影太少了”

澎湃新闻:作为一个创作者,怎么看待电影和现实的关系?

王晶:电影不可能提供解决方案。一个是从创作者层面而言,你不可能居高临下地去告诉所有人,什么样的唯一的方法是可行的,这是不现实的。第二是现实本身也在不断变化,所以谈到电影和现实的关系,之前有一段时间我一直在想我们为什么要拍电影?那段时间可能整个人有点乱,就开始想这些虚无缥缈的问题。后来我得到一个答案,确实上大学时理论课上得太少了,我得从自己的过往经验里去找到一个能让我说服自己的答案。

《不止不休》剧照

所有的艺术门类里面是不是只有电影是追求写实的?诗歌、音乐、绘画都是写意的。如果电影还能算作一个艺术门类的话。《火车进站》在巴黎的咖啡厅里第一次放映时,所有观众都吓得要往外跑,觉得自己要被火车撞死了。电影从诞生之初,它建立的就是让观众相信眼前的世界,我们所有的视听语言、视听呈现的方式,不管是道具、陈设、置景,画面从黑白变成彩色,声音从2.0变成5.1、7.1、全景声,包括3D、4K,帧率的提升……甚至说到动画片的领域,皮克斯每年的动画片都会告诉观众,人物的毛发、毛孔的细节做得多么好,所有技术上的进步或者观念上的进步,都是在说电影可以更真实,都是在建立这种相信感。

身为创作者而言,要在这个世界里提供一种可能不同于我们肉身所生活的世界里面的价值观或道德观,我们要提供这些可能性。所以这是我所理解的电影——它应该是工具,通过构建一个让人相信的世界,去把自己认为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传递给观众。

《不止不休》剧照,苗苗(左)饰 小竹

澎湃新闻:这部影片从前些年在各个电影节展亮相开始,就被很多人期待是下一部“药神”。你怎么看待大众的这种期待?

王晶:这个问题已经困扰我很久了。其实实话实说,我跟文牧野导演是同学,但我俩不认识,大家为什么会把这部电影比作“药神”,我也非常理解,把一件事情相对简单化归类化,这是很人之常情的事情。观众会带着一个本不该施加给电影的预期去看这样一部电影,我会想说是哪里出了问题?问题的根本是不是在于这样的电影太少。这两部电影的相似处可能只是在于都把视点放在了一些处于困境中的人们,给这些人一些关照。如果是这样就会被归类为“药神类”的电影的话,我宁愿多一点像大家说的“药神”一样的电影。

澎湃新闻:电影的结尾给人的感觉有一些“戛然而止”,为什么选择了这样一个结尾?

王晶:《不止不休》这部电影作为现实主义影片,看起来是一个happy ending的东西。但我为什么在最后的版本里面会在片尾又把片名的四个字“不止不休”,又出现了一次?有些人觉得这个是热血,是人物的态度,那么是不是有另外一个层面的理解,是不是有另外的这种困境也好,改变也好,它其实并没有停止。

关键词:

返回顶部